竹子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能迅速带动产业发展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竹林是广大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竹林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一体的林种。天业镇是林业重点乡,港口湾水库大坝座落乡境。全乡总面积22万亩,林地面积20.2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20205亩、天然林38680亩,毛竹林48750亩,是宁国市毛竹大乡之一。现将青龙乡竹产业现状报告如下:
一、竹资源分布现状
据不完全调查统计,有竹类12种,其中,既有散生竹类的重要经济栽培竹种毛竹、水竹、斑竹等的分布,又有丛生竹类的慈竹、麻竹等竹种,还有混生竹类的筇竹、方竹、箭竹等竹种的分布。
二、 竹林发展现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现农村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山林作业人员逐日减少,加之,当前毛竹销售价格低、销售困难,自2013年以来,毛竹出售价格日益下跌,由原来收购价36-38元/担下跌至22-24元/担,交通稍不方便的毛竹林,砍伐后的毛竹销售价保不住砍伐工资,导致目前许多毛竹林十几年未曾抚育砍伐,部分小班毛竹开始出现病虫害及败园现象。
三、 竹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有竹业专业合作社1家、加工企业4家。分别是青艺竹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从事毛竹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480万元,生产基地3800亩,加工基地4家,带动当地竹农一千多户,年均增收一千多万元。2018年以来竹制品行业转型,市场不景气,毛竹原材料及加工产品的大幅降价,现有价格回落到2003年时的价格水平,竹农积极性锐减,加上劳务成本上升,基地建设严重滞后,采伐及运费成本的升高,导致了竹农收入效益逐年减少,严重影响合作社的生产和发展,目前该合作社处于停止发展状态。
青龙湾竹艺位于青龙乡入口,原从事毛竹半成品和成品加工,近年来因受毛竹价格和市场行情的影响,企业入不敷出,目前承租给浙江人从事毛竹拉丝加工。
梓业竹制品有限公司位于青龙村渔塘,近年来基本处于勉强渡日状态,随着今年新冠疫情影响,错过了最佳生产期,原储存的毛竹由于疫情延期两月复工复产,毛竹已经变黑变坏,使企业雪上加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余万元。
能信毛竹加工厂创建于2011年,位于龙阁殿村民组,有工人40余人,年产值达380余万元,近年来解决了当地的农村劳动力,也方便了农户毛竹销售,今年的新冠疫情也使该加工厂遭受了重大打击。
艺帘竹木制品加厂创建于2018年,承租原祥龙竹业加工厂,主要从事竹拉丝来料加工,生产竹帘产品,因受疫情影响,外贸定单受阻,严重影响工人就业和竹拉丝销售。
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发展竹产业认识不到位,缺乏主动性
工作中发现,部分群众重栽轻管现象突出,尤其是退耕还林项目实施中表现明显,导致眼睛只盯住国家补助,不管种下的竹子死活,心里只有一种想法“国家给我的补助一分不能少,哪管竹子死多活少”。
二、竹种品种单一
天业属典型的立体气候,适宜多种竹种。天然分布较宽、品种优良的竹种有筇竹(罗汉竹)、刺竹(方竹)、水竹等,这几种竹种是的乡土竹种,其竹笋历来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适宜大力发展。
三、选种育苗工作滞后
纵观人工种植竹林的历程,有着深刻惨痛的教训。从九十年代引进甜龙竹、麻竹、杂交竹,到前几年引进毛竹、苦竹,除部分品种不适宜外,其失败的主要原因集中体现在我们的选种育苗工作滞后上。长途运输失水、烧苗、损伤,不能按时栽种等问题严重,导致造林成活率低下、保存率不高、效益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群众造林积极性。
四、竹产品加工能力弱,产品单一,附加值低
竹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但仅限于对竹资源定位在“农副产品”格式上开发利用,缺乏规模化、高层次的“商品生产”。基本由分散的中、小企业或个体户进行资源粗加工销售,综合开发利用不足,产品单一效益低下。
五、实用技术推广及产品研发缺乏科技支撑
主要表现在:一是栽培管理实用技术推广人才缺乏。我市人工种植竹子起步晚,经验和技术缺乏,尤其是缺乏将我国其他省区和本省区竹产业发展的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引进、消化吸收的能力,缺乏组装配套并加以推广的技术人才;二是竹产品研发缺乏人才。
六、竹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一是竹产业基地建设单位投入标准不一,总体每亩造林单价偏低,缺乏后续(2~3年)抚育经费;二是缺乏科技推广经费及竹笋加工利用、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专项经费。
七、经营管理粗放,低产低效竹林多
近年来,由于林农认识不足,大部分竹林存在重栽轻管的现象,加之以往国家实施工程造林缺乏后续抚育管理等必要资金投入,致使部分竹林生长不良,严重的处于荒芜或半荒芜状态,难于正常生长和发挥应有效益;天然竹林中的竹笋因市场需求量大而出现采笋过度,只采不管的问题,竹林衰退种群退化严重。全乡笋用竹林平均每亩单产仅为26.61斤,每亩产值93元;全乡有低产低效竹林XX万亩,占全乡竹林的XX%。
竹产业发展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市人民政府成立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竹产业指导、检查、督促工作。涉及竹产业发展的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市直部门是主要责任人,林农是竹产业发展的主体,各级领导要动真情、思良策、出实招,群众要苦拼实干,市、乡联动,群众积极参与,形成“环环相扣、共同发力”的良好态势,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在全县上下形成推进竹产业发展的合力。
二是实施挂点帮扶制度。建议市竹产业发展领导组指定一名成员挂钩联系竹产业大的乡镇,指导和督促竹产业发展工作,建立“市级样板林”、“乡级样板林”,打造示范基地竹林,影响和带动地方群众积极参与竹产业基地建设;市资源局选派技术精湛、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员挂钩扶持竹产业发展,并在评先评优、职称聘用中给与优先考虑。
三是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将竹产业发展纳入全市创业竞赛和绩效考核内容。根据各乡镇年度任务,市竹产业发展领导组召集有关部门对其任务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督促检查,定期公布考评成绩,据情给予相应的奖励或通报批评或处罚。
四是加大对毛竹林基础设施投入。一是建议市政府出台竹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扶持竹加工群体发展全竹利用和精深加工;二是建议加大对毛竹抚育、复垦补贴;三是林区道路严重制约着竹产业的发展,建议加大对竹林林区道路修建的补助力度;因公益林区特别是库区不允许新建林区道路,建议相关部门重点向库区倾斜,提高国家一级公益林的补助标准,同时实施资金整合,集中资金加大库区休闲林道、观光林道建设,促进森林旅游发展和林农生活改善。
二0二0年五月十三日